父亲在家中地位尊崇,年少时看他威严,青春期厌恶他专制。到了出来工作, 才发现父亲顿现老态,很想亲近关心。可是男人老狗,送他多好的 父亲节礼物 ,也只换来一句「嗯」。今个父亲节,不如花点心机,做个手作,把父亲手中的啤酒樽,变成酒杯,让他每尝杯中物时也甜在心头。儿子生性慈母感到安慰,其实爸爸收到手作礼物也会开心。老窦啤酒樽变酒杯 玻璃樽再进化父亲贵为家中经济支柱,在外劳碌整天,回家吃口住家饭,最夹的就是配一支 大啤减减压。但尝毕杯中物,啤酒樽就此弃置,不如把啤酒樽 Upcycle 成酒杯,送给 父亲,让他把那蓝妹、青岛握在手中。
图中几只玻璃杯是由红酒、啤酒樽改造而成。用蓝妹杯饮蓝妹,别具「 蓝妹味 」。今次介绍用玻璃樽回收升级成玻璃杯的工作坊,导师 Aiko 原是珠宝设计师,经常要到内地厂房工作,目睹当地污染严重。废料把河水染成黑色,但生活在河边的居 民却见怪不怪。她因为了解到工业製造的恐怖,才发觉自己也是帮凶之一,最后 Aiko 离开了这个行业,希望用自己微小的力量,去作出改变。「 读设计应是解决问题,而不是製造问题 」,她发现玻璃樽难于自然分解,埋在堆填区数百年也维持原状。而玻璃樽十分耐用,故透过 Upcycle 方法,让玻璃樽再生。她希望以生命影响生 命,令上堂的人了解到,原来自己行一小步,已经可帮到地球。这份 父亲节礼物 ,有心思, 环保又合用,父亲一定喜欢。
Aiko借用生活书院上堂,这里前身是中学,在木工室中做手作,很有儿时回忆。
玻璃杯大小是基于玻璃樽而定。像记者手上的,就是由细支装啤酒樽製成。
工作坊有多种玻璃樽给大家选择,学生们亦可自己带玻璃樽去製作。
首先利用玻璃刀,在樽上围圈切割。
再利用发热器,透过冷缩热胀的原理,玻璃樽会自动断开。
最后雕出图案贴纸,贴在樽上。
扫上磨砂浆,待10分钟后沖水,就可印出磨砂图案。
红酒樽较深色,印上磨砂图案较明显。Aiko 建议可造鬍鬚及动物图案,适合爸爸的刚强形象。
现成小花纹杯 $157, 如果真的赶不及上堂造,抱佛脚者可以买走现成的,不过,暂时只有图中的小杯,比较适合饮茶或清酒。日期:17/6
地点:生活书院 – 大埔锦山178号 (前佛教大光中学)
费用:$430
查询:2638 0053
Facebook:生活小品 livingin